一群來自雙北與桃園的幸褔小學生們,在心田優遊學園張可彤老師的帶領下跟隨人安基金會平安站程站長,探訪街友,從早上開始切菜、煮飯,到中午,自己動手放入食材,包成便當,親手拿給公園與路邊的街友,踩街式的探訪街友,甚至走進三重區,宛如貧民窟的29街,原本開心嬉鬧的孩子們,瞬間靜默,感受到宛如廢墟的空間,居然還有住著人,孩子們用雙手懷著感謝的心,將自己親手做的便當,拿給街友阿公,聽到阿公一直說謝謝,孩子們心也被感動了。
在繁華的「天台」廣場附近,廢棄大樓,由於廠商惡性倒閉而廢棄,加上祝融,因此增添了滄桑感。
孩子們發現,其實社會角落的弱勢族群街友不這麼恐怖,
六年級的蔡珺恩說,我們這次自己煮飯跟著街友吃的一樣,才發現平常我們吃的,是多麼豐盛,而街友阿公阿嬤們,他們只吃這麼簡單,卻一直跟我們說謝謝,深深感覺到,自己的幸褔。
四年級的甯翊軒說,當我拿便當給街友阿公阿嬤吃的時候,我真的很感動,因為他們一直跟我說謝謝,而我們能來這裡服務是我們的福氣,很感謝他們願意讓我們服務。
五年級的戴睦倩說,這次走到29街,看到屋子裡的老人,簡直不敢相信這樣的地方能住人?我們真的活得很幸福,所以我們要想怎麼能夠幫助他們,讓他們可以自立自強。
心田優遊學園的小學生自己煮飯包便當,給街友們吃。
心田優遊學園學生探訪街友,親手將熱騰騰的便當送至街友的手上
人安基金會程站長表示:街友是一種狀態,而非身分,因此在社會補助的部分其實非常少,期待更多人能關懷到這群社會弱勢一群人。
心田優遊學園張主任表示:如果關懷社會善的種子能從小扎根,就不會有這麼多無感的孩子,也能培養出觀察力,這次的探訪,給孩子帶來很多的震撼與收穫,也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幸福,更進一步思考怎麼回饋社會,讓國小孩童開始一起動起來,溫暖台灣。
其實每逢颱風或寒流,大家都會想到街友,但是街友難道只能永遠被施捨嗎?其實不是的,只要街友願意,人安基金會,他們就會立即伸援手,不只如此,他們最期待社會給街友就業機會,幫助這群人重返家庭、回歸社會。
#心田優遊學園#
#共學#
#不安親#
#不同的課後活動#
#專題教育#
#主題式教學#
#快樂多元能力視野#
#快樂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