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冬令營

2014冬令營

心田專題~翻轉部落命運!吉拉米代廢校改建振興經濟與保存文化計畫新聞稿

新聞稿
心田優遊學園的國小生,前進花蓮縣的豐南村部落,協助設計廢校改建設計與部落經營,並期望未來複製成功經驗,翻轉第二個甚至更多個部落經濟與文化。
    

一群心田優遊學園的國小生幫助花蓮縣的豐南村部落永續經營及增加穩定財源進而保留台灣特色原民文化。(心田優遊學園提供)

曾經四維分校經過社區的巧手改變後,搖身一變成了吉拉米代農事體驗區,為「教育部校園空間活化再生的示範學校」,原本的教室變成了碾米的解說場域,有廚房、工具間還有開會場所一應俱全。教室前後各有一大塊可以拿來配合教學的菜園外,還有一座落於教室外的稻田,外圍座山環溪,無一不是最佳的體驗區以及教材區,然而,近幾年卻因為村內年輕人口嚴重外移,農事體驗區在疏於管理的情況下,貌似廢墟。
三年前,心田優遊學園學生李尉嘉、甯安妤、張愷倪、劉家妤、蔡珺恩、賴學頤、郭庭瑜…等多位學生走入吉拉米代部落,發現永豐國校的四維分校因人力與經費不足而閒置,甚至任由雜草叢生,這群熱血可愛的小學生著手整合資源,發揮創意設計讓空間變得有文化歷史性。

三年級的甯安妤舉例說,像是「香茅時空廊」就是希望重現民國60年代,當地部落倚重香茅,做為地方經濟重任盛況,並提供相關產品及體驗活動,包括香茅精油、香茅清潔劑、香茅浴體驗等。讓外地遊客能夠瞭解地方歷史之餘,亦能透過對天然產品的認同,而促進地方經濟。
實際訪查後,依照當地社區居民和社區發展協會,及永豐國小鍾主任、鄉土老師宋雅各先生,三方所達成的共識,設計出符合地方需求,同時促進當地觀光發展與保存阿美族本土文化的社區規劃。


五年級李尉嘉表示,偏遠鄉村廢校活化模式,是解決空間浪費、經濟發展及保留文化選項。因此提出設計案獲得社區發展協會認同,並參與多項企劃申請,亦得到多項建議與回饋期望曝光分享經驗,讓更多廢校與社區合作發展出更多元台灣特有文化。



#共學#
#不安親#
#不同的課後活動#
#專題教育#
#主題式教學#
#快樂多元能力視野#
#快樂童年#

#翻轉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