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期盼已久的兩天一夜終於來了!
出發前,孩子們興奮不已~~
我們這次來到茶的故鄉,感謝莊宛清老師的帶領,讓孩子從採茶到烘茶最後品茗,這是最深入的認識屬於台灣文化<茶>
四年級Leo解說茶的品種
二年級Eason解說文山包種茶的由來
三年級Ryder解說茶的由來
三年級Nini解說茶的製造過程
二年級Ariel解說茶的好處
四年級Melody解說茶的分類
二年級Ruby解說茶的包裝方法
.jpg) |
大合照 |
.jpg) |
老街巡禮 |
.jpg) |
參觀豆腐製作過程 |
.jpg) |
充滿茶味的豆腐,孩子們吃得很開心 |
我們很幸運,早上還在下雨,中午時放晴了,終於可以採茶去了~~
.jpg) |
茶農解說如何採茶 |
.jpg) |
Leo穿上採茶籃 |
.jpg) |
採茶菁 |
.jpg) |
萎凋 |
.jpg) |
茶農解說如何輕輕排置茶葉 |
.jpg) |
解說烘茶製作過程與認識機器 |
.jpg) |
謹慎的Eason超認真的翻茶葉。 |
.jpg) |
第一次參加我們出遊的Edward操作可是一點都不膽怯。 |
.jpg) |
浪菁 |
.jpg) |
大家猜猜這個是誰呀?一頭將臉塞進茶葉中。 |
.jpg) |
殺菁 |
.jpg) |
茶農解說揉捻的過程與原理 |
.jpg) |
乾燥 |
.jpg)
喝自己採的茶了~~
.jpg) |
分辨烏龍茶與包種茶的差異性 |
.jpg) |
大姐姐Melody服務大家,讓所有人都能品到我們自己做的茶。 |
.jpg) |
聞茶香 |
.jpg) |
參觀茶葉博物館 |
坪林生態巡禮
感謝莊老師有趣的介紹生態,讓孩子們能看得到抓得到也吃得到,自然科學教育本該如此,讓孩子從死背的課本中,化為具體,才能有效內化讓學童可以愛自然、愛動物、愛土地。
.jpg) |
觀察昆蟲的腳 |
.jpg) |
莊老師解說【癢癢樹】 |
.jpg) |
一聽到可以吃的草,孩子們立刻睜大眼睛,興奮的品嚐。 |
準備將可愛小紫花【烏子草】移植帶回家了!
Leo:老師我最弱的就是自然跟社會了,超討厭的,都要背背背。
Melody:有些東西都不知道那是什麼?又要考試,又不知道那是幹麻的。
想成為爸爸媽媽心中的好孩子,每個孩子都是這樣想的,如果父母都是以分數決定孩子的好壞,就會讓孩子陷於學習的痛苦之中。
生態教學應該是讓孩子先喜歡自然,進而學習自然所教導我們的一切知識,而社會文化是要體驗才能感受。然而傳統學校學習模式是以背誦介紹台灣介紹生物與台灣文化,如何讓孩子喜歡?
您期許您的孩子流於背書機器?
我們的教學理念就是補足學校在教學上的不足,無法給予孩子們的學習情境。
因此,深度的戶外教學是我們的核心活動價值,這次坪林採茶之旅也是如此,我們期許孩子在這次活動認識台灣特別茶葉文化與坪林鄉村風俗(社會科)、體驗台灣坪林生態特色(自然科)。
這就是我們希望給心田孩子【快樂、能力、視野】的童年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