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冬令營

2014冬令營

11/25 戶外教學 ~ 野柳地質公園 & 參訪核二廠

二年級的Nini解說野柳地質公園的仙女鞋。


二年級的Ryder解說野柳地質公園的女王頭。











認識能源~核能~Ryder與倪倪參觀發電廠,對於一切能源運用及核能的觀念,有初步的了解!










看核能安全與發電常識的3D卡通,他們很興奮。











觸碰能源展示館機器人 
很好奇!



解說員表示,Ryder與倪倪雖然對於能源一無所知,因為常常去參觀的都是高年級或是國中生,沒想到他們二年級居然還覺得很好玩呢!而且他們早已經認識了,太陽能發電生質能發電水力發電等等,覺得他們十分的厲害。





透過參觀核二廠展示館,認識能源概念與運用,從小培養珍惜能源的觀念,將能源教育向下扎根,也是教育部希望我國孩子能具備的能力之一。




與台大植物系學生一起用玩遊戲認識野柳地質行程的原理!
 











在野柳的路上,Nini忽然興奮的大叫!老師我要看!
這是Nini第一次看到釣魚,此時我引導她練習訪問,
Nini有些緊張!
我鼓勵她,就像上回當小小記者訪問媽媽一樣,不要緊張!
於是~
Nini問:叔叔,為什麼魚要放回去?
釣魚客:因為牠很小!要放回去以後才會有大魚可以吃。
Nini問:叔叔,紅紅的是什麼?
釣魚客:魚餌,這是要釣魚用的。
(我很開心孩子有這樣對談的機會,因為這樣的談話不但對於孩子有保育觀念,也增加孩子訪談蒐集資料的能力,更從戶外教學中,探索孩子們的興趣。我們的孩子愈來愈像小小研究生了)
野柳地質公園的化石





每次的戶外教學,不只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也是孩子們成果展現的時刻,透過常態課程不斷開會,與老師的引導,讓孩子戶外教學不只是戶外遊玩而已,而是在科學教育中,透過自然觀察與科學技能的培養,引發孩子們主動學探索未知的領域,進而養成科學情意(求真的態度),這就是教育的本質!

11/24 投影機製作 & 野柳景點分析


Nini突破老師給的框架,進而發現圓的每條半徑都是一樣的!
我們大家都非常的開心!
數學如果能這樣學,都不用背,也不用不斷的寫練習卷,
孩子也能輕鬆的得到知識!


Nini第一次用熱熔槍
當時她有些緊張,此時Ryder鼓勵她,不要怕!
因為他在幼稚園大班時,張老師就已經教他如何使用,
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使用難度較高的科學實驗工具。





Ryder透過實驗,觀察圓的特質,
理解什麼是直徑?什麼是半徑?
科學與數學是分不開的!

野柳地質公園奇岩怪石特色的理解

孩子透過實際操作實驗,觀察到的原理,是永遠不會忘記的!再從學校課本中,印證他們的實驗的發現,將理論由抽象轉為具體化!
這就是我們教導法中的三明治教學法,這樣的教育模式,讓孩子知道知識是有用的,而非考試用的!

11/10 潛望鏡製作 & 寒假三天二夜遊程會議

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Ryder在潛望鏡的製作過程中,遇到了材料不適用的情況,為了要讓潛望鏡更穩固,珺恩巧妙的裁剪泡綿膠,獨自完成自己的作品。








用創意發現原理的特性
        
        Nini雖然沒上過科學實驗的相關課程,反而可以自由發揮,突破框架,發現實驗另類觀察的方法,這是教育部在科學教育中,期許孩子們能夠透過有趣的實驗活動,在不受師長的既有教學規則裡,而達到更多高層思考的教育模式。這就是培養孩子們創造力及思考力的方法。

        
        彤老師將會以此方法不斷的引導孩子們,使之具備高層次、突破性的思考能力,因為我深信,孩子的潛能是需要激發的!這也是做為老師要為孩子架設鷹架讓孩子到達
蘇俄心理學家維果茨基(Vygostky)提出的最近發展區
(可以讓孩子能力有效的提升)

11/03 解說訓練 & 寒假遊程規劃

Nini練習解說



Ryder練習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