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冬令營

2014冬令營

12/18蝴蝶家族1月份出遊會議/光的實驗~皮影戲(3)



一年級Ruby學習點餐,原本姐姐要去點,但是老師希望可以給妹妹機會學習點餐,其實妹妹點餐點得很好,所以未來老師會給予她更多的任務。
查詢一月份出遊相關資訊,並且做紀錄,發現Ruby非常主動的要找資料,因為這是他們想要出遊的地點,所以非常認真做資料的搜集。









這是Melody、Ruby第一次用熱熔槍,因為老師的引導,知道使用需要謹慎態度,所以非常小心,其實孩子真的需要放手,孩子們都能做到我們要求。
看著Ruby對於實驗的堅持與好強,以及Melody從實驗中學習與妹妹溝通的過程,真是讓人感動,透過活動,讓孩子成長,就是老師與家長的快樂。

Melody突破實驗困境,他發現,將泡棉膠黏住線頭,就能克服我們實驗中一直無法將線貼近紙的困境,對於實驗的進展有很大的幫助,Melody已經比老師還厲害了!能將困難輕易的解決,很棒!所以最適合Melody的引導模式就是開放式的專題教學,能夠讓她能力有效提升。

其實只要有興趣的主題,孩子就能主動學習,這就是教育裡的好的課程設計,一個好的課程設計會讓孩子主動學得想給予的相關知能,因此身為老師的我們,在課程設計上的用心,是老師的責任。



12/16戶外教學巧克力博物館



二年級Ryder解說巧克力的功效二年級Nini解說巧克力的歷史






Ryder學習如何購買火車票
孩子們學習如何購買巧克力共和國的門票,雖然比較慢,但是對孩子來說這是很好的體驗。
藉由買巧克力冰淇淋來教導孩子等分除法的概念,孩子們就在邊吃冰淇淋邊學習何謂除法概念,居然還討論了起來,Nini還說,老師這樣會剩一元,那剩下的那一塊錢要怎麼辦?(餘數一元)這就是將數學運用的生活中的學習模式,這樣就能輕鬆學數學了!
巧克力製成過程


觀看巧克力成為液態的製程












巧克力DIY時間,因為想要吃,所以大家都非常認真聽講解,
Ryder像大哥哥一樣的指揮著弟弟跟著完成工作。
大眼睛組(NiniRuby)兩人第一次合作,學習如何溝通,發現兩人溝通十分融洽,彼此會尊重互相的建議,進行巧克力製作。
Melody在製作過程有條不紊,手部穩定度佳,有大姐姐的風範。

              數學步道

運用巧克力博物館戶外活動區,讓孩子將數學具體化,用身體去感受距離感與幾何圖形。


Ryder運用皮尺測量木椅的寬度
MelodyNini用皮尺測量樹的腰身
Ryder與弟弟測量竹子
用身體去感受長度
  
Ruby用皮尺測量樹的腰身,這是Ruby第一次運用皮尺,因此對於100公分,慢慢有感覺,知道原來100公分有多長。








幾何圖形的遊戲,讓孩子從大自然中尋找天然的幾何圖形。


鬼臉伙伴們(但是Ryder~~也太帥了吧!)

親愛的,讓我們跳出快樂又有能力的童年吧!
愛你們的張老師。

在公車上NiniMelody就拿出皮尺來,測量自己的頭圍,腳長,然後發現皮尺上有<吋>這個東西,於是江老師就給予引導,讓孩子觀察,吋與公分的相關性,因此孩子們就能從中學習到單位換算意義。
其實數學可以很生活,數學可以很快樂,讓我們的孩子透過體感數學,用雙手用雙眼去感覺數學,這樣的學習模式,讓孩子輕易學數學,而非精熟練習所有學習單與習作,讓孩子對數學心生恐懼,抹煞數學對人類真正的意義。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讓我們陪同孩子共譜美麗的童年吧!


12/14、12/15光的實驗~皮影戲(2)中壢班搜尋資源訓練、蘆洲班解說訓練

Melody、Ruby第一次學習如何蒐集資料
感到十分的興奮。


其實妹妹有強烈的學習意願,只是比較慢發表自己的意見,
這樣的孩子在學校常常會被忽略,真的很可惜,因為這樣的孩子,反而是創新者
因為彤老師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因此決不放棄任何孩子,而是去發現孩子的特質給予適當的引導。
因此老師給予個別化引導,讓妹妹Ruby負責練習
當個會議紀錄人,查詢資料的小秘書,
發現其實妹妹也做得到,這也呼應了皮馬龍效應,只要相信孩子,孩子一定會讓你刮目相看!

皮影戲的製作,Melody喜歡具有挑戰性的科學實驗,老師會給予不同的實驗難度,讓孩子能不斷的進步!


         Ruby其實對於自己的實驗非常好強,常常等不及老師的講解,就搶著操作,透過這樣的實作訓練,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
                                         
                                                                                                                                                                                          

製作皮影戲的布幕,因為孩子的力量有限,但是紙箱很厚,所以在製作過程中,孩子覺得很累。但是從未聽及Ryder以及Nini說<放棄或是不想做>,孩子們已經漸漸養成,困難要解決而非放棄的習慣。







Ryder與Nini在實驗中困境,自然而然的覺得需要自行解決問題,而非什麼都求救老師。
如這次實驗中,Nini因為需要使用大量的膠帶,想到直接一次剪許多的膠帶,就可以減少浪費的時間。Nini總是有自己的解決方法,不一定會順從老師的方向,但卻能找出一條新的道路,很棒!
Ryder發現實驗上,箱子很難操作,想到運用書包來當<桌子>非常有創意,Ryder能夠突破功能固著,這是孩子在這個年紀最珍貴的創造力。


Nini教導Ryder如何打結,這樣的互動,讓孩子們學習如何溝通,這次Nini比上次教導投影機時溝通更具體,也更有耐心了。
其實孩子透過不斷的實作,不斷的開會,激發孩子們各種特質,創造力,這是我們樂見的。
彤老師一直秉持著只要給孩子機會,孩子一定能所表現的教育理念。這樣的專題教學模式,孩子才能化零為整的能力,也才能順著孩子的興趣,快樂學習,養成能力。才能如Nini媽媽說的:讓孩子擁有可以快樂工作的人生。

12/8 光的實驗~皮影戲製作 & 專題研究


光的實驗~製作皮影戲
Ryder選擇王子,
Nini選擇公主
接下來就是要編劇本,透過實驗與國語文結合,
讓孩子在快樂中,也能學習如何做個會<說故事的人>
對於文章的結構與句子完整性,也會有所進步!



這可是Ryder與Nini第一次用針線!
他們小心翼翼的使用,學習手部的靈活度!


寒假三天兩夜專題研究


        Ryder選擇的專題是恐龍,他深怕老師今天不討論這個專題拿出從家中帶來書!滔滔不絕的說著他喜愛恐龍的種類,經過上次野柳戶外教學後,孩子們都知道要<做筆記>因此,Ryder超認真做筆記,就連要開始做實驗了,他都不放筆! (當時的對話如下)

老師:「好了!專題研究時間結束了!
                現在要開始做實驗,否則會做不完!」


Ryder:「老師,再等我一下好嗎?我重點還沒寫完,

                我要先寫完筆記,再做實驗!」

        Nini也因為想要研究九大行星,上網搜尋資料發現,原來行星旁邊都有衛星,也發現九大行星變成八大行星了!她發現與家中的書不一樣,她決定下週要將書帶來,跟大家一起開會討論!

        各位爸爸媽媽們!孩子需要由興趣引起<學習動機>!如果孩子有興趣的事情,根本不用一直催促孩子完成他的工作,孩子會主動學習!而透過這樣的學習模式,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如何<歸納重點,整理資料>這比考試一百分來的重要,比檢定考來的重要!

12/01三天兩夜地點與研究主題確認會議&投影機製作



克服實驗上的困境,發現光無法完全透出透明片來!
因此
Nini耐心的重複做對準的工作,讓實驗可以完成!

Nini第一次教導Ryder如何操作實驗,
發現Nini非常有指導能力,口條非常的好,
她的進步讓我非常驚訝!


Ryder與弟弟合作完成實驗,發現Ryder非常有耐性,
跟弟弟不厭其煩的說明實驗步驟,
與弟弟配合的非常的好!
未來可以成為實驗上的好伙伴!
弟弟非常的聰明,觀察力極佳!
能觀察到實驗的現象,發現為何會有黑影?
推理出應該是光被擋住了!形成了影子!很優秀!
講解導電原理

今天我們會議中,
Nini決定要研究臺中科學博物館的九大行星,
而Ryder決定要研究臺中科學博物館的恐龍。
他們開心的說,我家有九大行星與恐龍的相關書籍,下回要帶來研究,看看哪些是我們三天兩夜科博館可以用的資料!

相信爸爸媽媽們都看得到孩子們進步,從上次野柳出遊,他們已經了解,戶外教學是需要找尋資料的,跟走馬看花不一樣,可以很有深度!
從被動填鴨式知識,轉換為主動蒐集資料!
我們的共學共研,所有的出遊都是有意義的;所有的教學都是有方法的,讓孩子們漸漸可以體會,玩也可以很有成就感!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學習如何運用資源,如何將資訊變成自己的知識,轉換成自己的能力
這就是彤老師想給孩子能面對未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