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elody、Ruby第一次學習如何蒐集資料 感到十分的興奮。 |
![]() |
其實妹妹有強烈的學習意願,只是比較慢發表自己的意見, 這樣的孩子在學校常常會被忽略,真的很可惜,因為這樣的孩子,反而是創新者 因為彤老師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因此決不放棄任何孩子,而是去發現孩子的特質給予適當的引導。 因此老師給予個別化引導,讓妹妹Ruby負責練習 當個會議紀錄人,查詢資料的小秘書, 發現其實妹妹也做得到,這也呼應了皮馬龍效應,只要相信孩子,孩子一定會讓你刮目相看! |
![]() |
皮影戲的製作,Melody喜歡具有挑戰性的科學實驗,老師會給予不同的實驗難度,讓孩子能不斷的進步! |
![]() |
Ruby其實對於自己的實驗非常好強,常常等不及老師的講解,就搶著操作,透過這樣的實作訓練,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 |
![]() |
製作皮影戲的布幕,因為孩子的力量有限,但是紙箱很厚,所以在製作過程中,孩子覺得很累。但是從未聽及Ryder以及Nini說<放棄或是不想做>,孩子們已經漸漸養成,困難要解決而非放棄的習慣。
|

Ryder與Nini在實驗中困境,自然而然的覺得需要自行解決問題,而非什麼都求救老師。
如這次實驗中,Nini因為需要使用大量的膠帶,想到直接一次剪許多的膠帶,就可以減少浪費的時間。Nini總是有自己的解決方法,不一定會順從老師的方向,但卻能找出一條新的道路,很棒!
Ryder發現實驗上,箱子很難操作,想到運用書包來當<桌子>非常有創意,Ryder能夠突破功能固著,這是孩子在這個年紀最珍貴的創造力。
![]() |
Nini教導Ryder如何打結,這樣的互動,讓孩子們學習如何溝通,這次Nini比上次教導投影機時溝通更具體,也更有耐心了。
|
彤老師一直秉持著只要給孩子機會,孩子一定能所表現的教育理念。這樣的專題教學模式,孩子才能化零為整的能力,也才能順著孩子的興趣,快樂學習,養成能力。才能如Nini媽媽說的:讓孩子擁有可以快樂工作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